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新进导师立德树人责任意识,落实改革举措,11月12日上午,江南大学第十一期研究生导师学校在文浩科学馆观众厅成功召开。本次导师学校由研究生院主办,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承办,研究生院院长吴小俊,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霞雯,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院长陈敬华,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尹健,研究生院副院长姚文生,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副院长吴静和李会出席,会议由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副院长吴静主持。拟申报硕士生导师教师、各学院导师代表和研究生秘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导师以及研究生院全体人员参加学习。
会议开始,陈敬华教授代表承办学院致辞,他谈到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研究生就读期间不仅接受导师在学术方面的指导,还受到导师为人处世、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熏陶和影响。他强调要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主题报告阶段,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陆小华教授作了题为“三传一反”基础研究如何与时俱进-面向颠覆性技术的思考的报告;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宇研究员的主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守正、创新与成才”;浙江工业大学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庆章教授围绕“研究生自身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作了主题报告,三位专家就培养研究生谈了自己多年的心得体会。最后,吴小俊教授先全面介绍了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再以导师的身份做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分析了我校近几年研究生培养与国际交流合作情况,特别强调了团队建设对研究生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下午分为图书馆三楼报告厅的导师岗前培训和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会议室的导师工作交流会两个分会场。研究生院相关职能科室就导师职责、招生、培养、质量、学位等工作做了政策解读。在学院分会场,与会导师主要就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及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展开了讨论。
本次导师学校内容丰富,既有相关文件精神解读,又有鲜活案例分析,为我校导师队伍遴选和建设把关了质量。自2012年起,我校导师培训已逐步实现了校、院两级常态化和制度化,有力提升了导师们的指导水平,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__local/D/B0/E5/A3D5C190985F065D49D31439859_EEBB54E4_3470F.jpg)
会议现场
![](/__local/A/B1/AA/90259B613703A43B6889492870A_17D8BD01_14FB8.jpg)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陆小华教授作报告
![](/__local/9/9F/C1/0C4BE0651877F3491A9C06C0061_3A1A5736_14AAE.jpg)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宇研究员作报告
![](/__local/0/6B/9E/029C53C638017E35FD21AF6DEC8_E137CBAD_11396.jpg)
浙江工业大学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庆章教授作报告
![](/__local/C/86/C7/0851F2942DF9BF4EAAFA2E7408E_3571750F_120AF.jpg)
江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吴小俊教授作报告
![](/__local/C/56/4A/9860BE51BEF09D56673C0596037_2D71542D_8F526.png)
江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姚文生作报告
![](/__local/A/D4/55/6E79F712F78CE9C68F55FDD156C_27A860CC_17478.jpg)
江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史劲松教授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