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简介
导航
研究生教育简介
研究生教育简介
时间:2025-04-18 来源: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 点击数:

江南大学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目前涵盖理、工、农、医、文、史、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交叉等学科门类12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9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设计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等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设计、临床医学等3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以及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四期项目立项学科5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7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21人(含研究生导师1772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73%,博士学位人员比例76.5%,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75人,现有在校本科生2.1万余人,博硕士研究生1.4万余人,留学生301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

学校建有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与食品生物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食品合成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69个,创新引智平台6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858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强度项目65项,人文社科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9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8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项。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4项、优秀奖14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公布的2023年国际专利排名中,学校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23位,全国高校第6位;获批首批30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和首批20所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学校与全国50多个城市及华润集团、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2023年签署首个亿元级产学研合作项目;建有11个地方研究院(所),先后建立技术转移分中心69家。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连续三次获评“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等级。

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最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在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9个学科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六年蝉联世界第一,“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二,“生物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三;在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1 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1%,其中化学学科和工程学学科排名世界前1‰,农业科学排名世界前1‱,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8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24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48名。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

未来的办学实践中,江南大学将继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享: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75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3652(综合办),0510-85197929(研招咨询)

服务邮箱:yjsy@jiangnan.edu.cn

研究生教育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